求三一智利救助矿难真相
到处有宣传三一起重机参与智利矿难救助那么三一究竟在矿难救助中干了些啥工作呀
求真相 不知道··只晓得是去了台·只见照片没见视频 ···所以·炒作成分还是比较大·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可能作为后备设备用····:) 我以前发过一个视屏就是三一在智利施救,就是干一些杂货!!:lol:handshake http://english.cntv.cn/program/newsupdate/20101013/101780.shtml 惊现中联五毛。五毛你好,五毛再见。 去了就好
三一重工智利救援大揭秘
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33名矿工被困700米深的地底。历时69天后,10月14日,矿工被以智利政府为主导、世界各国参援的“多国部队”悉数救出,创下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奇迹”。救援工作中,有一台三一400吨履带起重机被派赴事故现场,这台起重机是智利最大的吊装公司BURGER公司购买的。
在智利政府制定的救援计划中,智利最大吊装公司BURGER公司从3家竞标公司中获胜,使用一台400吨履带起重机承担吊装“钢护筒”及起吊“救援舱”的任务。这台400吨履带起重机碰巧是三一的产品。当时有3家公司参与救援竞标,他们拥有的设备分别是马尼托瓦克、特雷克斯和三一重工的。但中标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哪一家厂商的起重机,明白人都清楚,谁家的起重机并不重要,BURGER是智利最大的吊装公司,中标的可能性当然大,与设备的品牌没啥直接关系。然而以后却被三一拿来大做宣传文章。参与智利救援的三一员工名叫郝恒,三一的宣传片中广为宣传。
针对施救最后环节,智利政府最初有两套方案。
第一方案为:为防止隧道内岩石松动、造成不安全因素,由履带起重机对隧道吊装“钢护筒”,之后再起吊“救援舱”,救出被困矿工。
第二方案为:毋需安装“钢护筒”,直接采用绞车驱动卷筒、卷绕绳索拽起另一种重量较小、能载一名矿工的“救援舱”,400吨履带起重机就近待命,24小时“保驾护航”。
在对隧道安装了56米的“钢护筒”后,10月12日,智利政府将第二方案调整为第一方案。智利政府方面说,经充分论证,56米以下岩层情况非常良好,不易松动,隧道周遭处理平整,不再需要安装“钢护筒”。实际上就是说,本次救难不需要使用400吨履带起重机。
未能在救援的最后由三一的履带起重机划上完美的句号,三一工程师郝恒沮丧极了——张重科总经理携带配件、不远万里包机抵达救援现场图啥?准备了这么些天,不洗脸、不洗澡,就着矿泉水吃方便面图啥?不就是希望能用公司的设备将遇险的矿工安全救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三一的能力证明给全世界看吗?
根据目前方案,三一员工郝恒仍需与履带起重机一起守候在现场、时刻待命。
最后阶段的救援工作,是在智利时间10月13日零时开始的。随后的48小时内,被困矿工一个接一个搭乘“救援舱”安全回到地面。一直都没有使用400吨履带起重机。 2008年,与三一公司有过业务合作的智利BURGER公司好不容易买了一台三一履带起重机,但在半年时间里,无人前来租赁。BURGER公司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客户对“中国制造”不信任。
BURGER公司想出一个主意,在高速公路附近,让这台起重机吊起一辆大型平板车,整整摆了5天,经过高速公路的智利人都看到这一幕,多人围观。BURGER公司又租下一架直升飞机拍下该场景,做成光盘送给客户,智利媒体也关注到了这个“行为艺术”。
此次智利矿难,虽然没有使用400吨履带起重机,但是由于这台起重机一直在现场待命,三一趁机进行包装宣传,大大提高了三一品牌的知名度。
混淆视听,让别人以为三一的起重机真的参与救援了呢,其实就是去了,本打算是要使用的,但最终没有使用,啥也没干。不过,既然去了,虽然没干活,也勉强算是参与了吧。
这就是事实真相。 第一方案为:为防止隧道内岩石松动、造成不安全因素,由履带起重机对隧道吊装“钢护筒”,之后再起吊“救援舱”,救出被困矿工。
第二方案为:毋需安装“钢护筒”,直接采用绞车驱动卷筒、卷绕绳索拽起另一种重量较小、能载一名矿工的“救援舱”,400吨履带起重机就近待命,24小时“保驾护航”。
以上正确!
我来讲真相:本来这是个事三一并不敏感,车到现场郝恒都没汇报,公司也不知道;是被国内甚至是世界媒体炒起来的;当时现场封闭,但亚州记者(日媒?)看到一个亚州面孔在禁区内,大为兴奋,一问郝恒是中国人,大为扫兴;但中国记者兴奋了,当得知有中国设备参与救援,立即在中央电视台滚动播出,三一高层是在电视中知道这个事的;紧接着国内媒体开始铺天盖地采访三一;这才有高层布局张重科专程带备件赴智利;现场没用是因智利总统要出访,要在出访前把人救出来,经评估可不继续安装钢护筒(也有塌方风险);用智利海军造的卷扬机直接升井了!但中国设备在现场让日本和美国很不舒服,美国还把国旗贴在其现场救援设备上;这才有郝恒也整个三一条幅上去(找不到国旗);整个事件体现的是中国制造,是国家层面的露脸,不信你们在回过头查一下?三一只是借势而为!有疑问我还可回答! 路过、、、、、 QZJ爱好者 发表于 2013-1-8 1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方案为:为防止隧道内岩石松动、造成不安全因素,由履带起重机对隧道吊装“钢护筒”,之后再起吊“救援 ...
搞得好像代言人一样!
理会这些网上可有的忙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