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江起重机有感
长江起重机厂是中国最早的吊车制造厂,这几年由于外资企业的拖累等内外原因落伍了。本以为这个厂已无声无息,应该也玩完了,但,看后让人大跌眼镜:技术在,技术骨干都在,全厂近500名员工这几年如此困难下仍坚守着,现又搬入工业新区,五百多亩厂房厂地,透出全新现代化工业的气息。更让上吃惊的是,他们几年来精心设计,造出了全世界第一台,六节吊臂双油缸无跟踪软管,在80吨,55吨和36吨吊车上反复进行试验已多年,目前已批量生产,难以置信的是几乎是零故障率;吊车四条腿在四挢的外侧,使吊车短小,(见图),短了2米之多;采用100公斤级别钢材,车结实能吊;采用德马格车的外观设计风格,使人感到就是一台进口车。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其实也不奇怪,长起厂有一大批老技工老技术人员,(不像许多厂都是一批不懂吊车的新手),八十年代与利勃海尔合作,后来格鲁夫,最后是德马格(特里克斯),于是几十年的磨练,造出一台最新款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吊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我们国家吊车制造业发展迅猛,三大吊车厂已造出吊车总量世界第一,但均是照葫芦画瓢,照搬照抄的多,体现我们自己特色的不多,今天长起厂开了个好头,这是我们自己的吊车,自己的孩子!
有空,可以约上我们搞吊车的朋友,去四川泸州长起厂,看看这些宝贝吊车。
顺便说一句,泸州新机场已运营了。
(南京藤野吊装 葛老板)
^e80^^e80^^e80^ ^e80^^e80^ 长江是目前国内唯一比较靠谱的车,用的是德马格的成熟技术,其他厂家现在无底线了,一味的增加起重性能,不管用户死活。 小时候经常画长江出产的吊车,嘻 失去的市场,在想赢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前支腿造在导向轮后面,和越野吊车及全地面吊支腿设计一样,不错。 凋谢的“吊车”之花:'( 这已不是长江,至少醒目位置没有。 鄙人的89年长江八吨两节臂还能使用,日本的主泵(单泵)。管线至今无漏油 过气的企业,谈何重振? 长江的技术还在的,只是管理难说 长江错过了黄金时期,慢慢靠实力再占领市场吧! 单胎四桥80吨是出口的!哎出口看着就是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