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事故发生如何善后
吊车事故发生如何善后近年来,吊车事故频频发生,吊车事故造成的损失急剧增加。一方面由于发生吊车事故的起重机的吨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吊车事故后救援工作的不当造成了进一步的损失。
根据施尼克公司所经历的吊车事故起重机救援和修理提出几点吊车事故后的处理方法,供起重机用户.起重机运输公司和起重机租赁公司参考。
从起重机修理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起重机发生吊车事故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救援不当造成的进一步损失。在起重机发生吊车事故之后,起重机使用单位面临着多方的压力:来自吊车事故本身的惊恐;来自甲方单位的尽快清理现场的压力;来自受害方要求赔偿的压力;来自保险公司赔付不确定的压力来自公司内部对于吊车事故不同看法的压力等等。可以说主事人事是焦头烂额。这时候应该保持头脑清醒,先确定最佳的施救方案,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以施救时臂杆的保护性拆解为例:
一.履带吊吊车事故的施救方法:
a. 分解桁架臂杆,整节臂杆拆解,不可为了抢时间而进行不合理的切割.
合理的方法:
尽量使用机械或液压手段拆解臂杆,如条件不允许,应按下列顺序进行保护性拆解:
↓
主要 主弦管
↓
接手
↓
销子
↓
次要 支撑管
二. 伸缩臂杆式吊车事故的施救方法:
当起重机发生吊车事故时,如果臂杆的伸缩节在外,应注意臂杆里面的伸缩油缸。
二.吊车事故后损失的分析
起重机发生吊车事故后,通常用户仅考虑邀请制造厂和保险公司参与评估,我们建议还要邀请专业起重机修理厂到现场进行评估。
制造厂评估的角度是从替换总成件的方法出发。这是因为从主观上,制造厂希望以替换总成件来简化修理工艺并赚取配件的最大利益;而客观上制造厂对于修理并不比修理厂更专业和在行。特别是国外起重机制造厂,修理人工费比总成件还要贵许多,换比修要合算。
举例来说:一台600t德国产履带吊发生吊车事故后,德国制造厂来现场评估,得出的结论是除了两条履带可以继续使用,其它部分报废更换新总成,包括上下机架,84米主臂,60米变幅付臂的全套机械,电气(器)和液压系统。价格2400万人民币,加上运费220万.关税209万.增值税481万,修复总价值为3310万,相等于一台新机的价格。
施尼克的评估角度是从修理方面入手,能使用的部分一定要考虑进去,例如主弦管、接手、销子、耳板等。上下机架板金后加强处理;回转齿圈补焊修复;支撑油缸修复和国内配制;电器液压件直接向器件厂采购;钢管等结构件的材料直接进口。依据这样的修理思路,使得修理后的起重机恢复了原厂的使用性能,修理费用因为原厂价格的1/3。
三.与保险公司的博弈。
保险公司对于吊车事故机械的赔付原则是修旧。如果修旧的费用大于新件,才可以报废更新。吊车事故起重机的伤为硬伤,类似于人摔倒之后发生骨折一样,猛一看,吊车事故现场一片狼籍,似乎不可收拾,但如果从修理的角度出发,情况并不可怕。除了主机掉进水中之外,吊车事故起重机的电气系统和动力系统大都未受损伤,回复后可正常使用。比如:电脑板通常不会被砸到的。同理,发动机.液压传动系统也不会全部砸坏.报废,只是个别部件在发生吊车事故时瞬间扭矩过大,造成总成内部件损坏。
最应该重视的是钢结构。特别是主臂、副臂、变幅支撑、拉管等,以及门架和上车的连接耳板。钢结构的价值往往被外行所忽视,认为只不过是普通钢材而已。
先让保险公司从制造厂和修理厂处了解高强度钢板和钢管的价值,再进行索赔谈判是非常必要的步骤。
另外,可以向保险公司或肇事方提出折旧赔付的要求。即吊车事故造成的机器转卖时贬值的赔偿。这属于直接损失范畴,应当赔付。
四.修理阶段
选择起重机专业修理厂是质量的根本保证。市场上起重机修理厂众多,修理质量良莠不齐。合格的修理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由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流动式起重机修理资质证明。
② 专业修理厂所具备的硬件包括;
a 生产厂房的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
b 拥有确保水平的专业修理平台
c 专业修理工装、工具、液压泵站、配套工具、电气焊、机加工设备、数控钢管相关线切割机、检测仪器等
3主要技术人员学历和从业经历和经验;焊接工人的操作水平质
a有无相同起重机的修理业绩
b修理工艺和方法是否合理
c 质量检验方法:实施过程检验
d. 125%超负荷试验 :'( 赔钱咯,, xiuche 。。。。。。。。。。。 赔钱修车啊 :dizzy: :dizzy: 司机不来了,赔钱修车,自己哭吧---------------------- 事故往往很多的麻烦,只要没有人员的问题。慢慢的处理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