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 发表于 2008-10-24 20:26

别人造你的谣,三一大概也是自作自受吧

估计三一平时不光彩的勾当也干了不少,要不然怎么能惹那么多人来攻击你三一呢?

北方狼--300吨 发表于 2008-10-24 20:35

;P

cdmn 发表于 2008-10-24 21:16

:lol

guguji 发表于 2008-10-24 21:16

树大招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嫉妒心太强了吧

海影 发表于 2008-10-24 22:00

呵呵,反正那些照片拍得很烂,没一张能说明问题,所以说很可疑。
1、缺乏全景的照片,都是一些部件放在地上的,不能再现事故现场,谁知道是事故,还是在维护;
2、第二缺乏有说服力故障细节照片,仅螺栓剪断一片有点像是个问题,但是没能证明那些螺栓是从三一的起重机 上拿下来的。
3、前面的照片虚得可疑,不是作者所谓的下雨。因为看不到exif,不能下结论,到底是没对好焦,还是ps模糊掉的。

demaglieb 发表于 2008-10-24 23:08

三一已经有人表态了

===========================================
“回复 1# 绝对左派 的帖子
如果你不清楚不要乱说,三一不会掩盖事实真相的,确实是因回转支承的质量问题导致在爬臂快落地时(臂头还差几米就要落地了,幸亏是已经完成了400多吨的机组吊装,幸亏是爬臂快落地是提前出事了,要不等到下一次吊装是在空中出事那就惨了,损失还不是太大),三一很幸运,山东电建也算幸运吧,没把价值上亿定子摔坏。回转支承也确实在重新更换个进口的。换完后肯定还要做充分的试验。三一在回转支承的选择上,本想大胆吃一回螃蟹,但是还是吃亏了,闭门思过吧。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国产大吨位起重机的道路上,三一能承担一切失败、教训、经验,也给后来者以参考、借鉴。起重机BBS论坛 Crane BBS) U5 k" A% t* a: u& {
竞争对手的宣传也好、造谣也好、不知内幕的继续支持三一也好、反对三一也好,都可以理解,行业竞争有这样的策略。1 Q9 V% G* O/ P' p; K/ Qp
欢迎大家继续支持、了解三一这样一个民族企业吧!”

海威 发表于 2008-10-25 08:13

:P

sjb012345 发表于 2008-10-25 08:20

:L

ghzw 发表于 2008-10-25 08:26

:L

汽车吊 发表于 2008-10-25 09:13

敢为人先就是好样的

bbscrane 发表于 2008-10-25 14:00

回复 5# 海影 的帖子

说得不错,问题不在于事故,关键是在这个事件当中吸取的教训,说实在的三亿这两年确实走得太快太快,短短的2、3年把履带吊从50吨做到900吨,速度惊人,一年要出几个新品种,说实在的,900敦从宣布开始研制到实现销售不足一年,想一想900墩不说设计,仅各项试验和制造就不值一年,而三一就出来了在试验当中肯定不是很充分。

XLG 发表于 2008-10-25 15:08

ai,大家给个机会吧,也是中国人自己的,.再说了.三一也是有他的优势,几年后的三一又是一个样了.我不是三一的

wsds520 发表于 2008-10-25 15:46

咋说造谣都为人不耻,骂人也要骂的有根据。

cjtlxl 发表于 2008-10-26 14:06

支持

原帖由 demaglieb 于 2008-10-24 23:08 发表 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
“回复 1# 绝对左派 的帖子
如果你不清楚不要乱说,三一不会掩盖事实真相的,确实是因回转支承的质量问题导致在爬臂快落地时(臂头还差几米就要落地了,幸亏是已经完 ...

chaoguo 发表于 2008-10-26 15:25

三一太冒进了,不出事才怪!

yzh342423 发表于 2008-10-26 23:29

大吨位的履带吊,调试是一个非常烦琐的工作,不说别的就从图纸设计到样机出来,就900吨最快也要半年多吧,再加上调试,这个是最麻烦的,很多种工况,都需要逐一调试,特别是刚开始做千吨级。调试的数据更加重要。这个也需要差不多快一年的时间,这么快就吧车卖给用户使用,我想这样也不够负责吧。是不是有点大跃进哦

keyang288 发表于 2008-10-27 03:17

国内的用户着急用车也是导致这样的冒进的原因之一。市场的躁动。

rocker 发表于 2008-10-27 15:03

:L

sunchang68 发表于 2008-10-28 19:1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人造你的谣,三一大概也是自作自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