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三一 看看徐工 明白什么才是老大的风采
徐工650吨履带起重机将亮相上海bauma China 2008发布: 2008-10-15 13:29 | 作者: 吴茜 | 来源: 起重机在线 |
大家看看此新闻的最后一句 很说明问题
起重机现在消息:徐工集团9月份下线的650吨履带起重机将亮相上海bauma china。
公司总经理张玉纯介绍,目前徐工在中国起重机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是移动汽车起重机,在履带起重机市场落后于三一重工和抚挖,位居第三。但是,徐工承诺计划两年之内弥补这个差距。 徐工集团今年将销售大约500台履带式起重机。此外,公司还在徐州打造一个新的工业基地,新建设的厂房容量将增加一倍,预计在2009年可生产1000台起重机。
对于中国市场,650吨履带起重机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制造商不断投资重型履带起重机的生产。这次三一计划在上海宝马展上展出将1000吨履带起重机,但是徐工集团没有任何计划立即产生这么大的机器。
“我们在起重机生产定位上有不同的策略,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履带式起重机是从100到300吨。”张玉纯说,“我不知道一个中国制造的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是否会具有市场,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保证履带式起重机安全性和可靠性。” 啥意思? 切,XG的履带和三一的汽车吊一个档次,还不如三一 有点想做广告?! “我不知道一个中国制造的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是否会具有市场,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保证履带式起重机安全性和可靠性。”——暗指某厂家好高骛远吧:loveliness: 徐工相对务实,三一更像暴发户!:lol 徐工还是不错的 meiyisi 惟恐天下不乱 就互相咬吧。 尊重行业!
徐工集团今年将销售大约500台履带式起重机???
啥意思?大家看看这段话再评论吧
“供不应求”现象凸显尽管大型工程起重机都身价不菲,且国内大型工程起重机行业不断有新的企业涌入,已是一派硝烟滚滚、群雄逐鹿的壮观景象,但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却似乎远远赶不上需求量的扩张,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自始至终存在,中大吨位工程起重机供货时间过长在业内早已是普遍现象,且这种现象不只是出现在中国。
同时,对于占据了中国大部分起重机市场的外资品牌来说,由于产能及配套件供应的限制,很多制造商订单的交货期早已到2009年甚至2010年。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由于中国目前基础工业尚不成熟,用于制造大型起重机的高强度钢材、液压件等都需要进口。虽然中国企业在生产加工方面有一定的空间,但由于缺乏丰富的技术储备且基础件供货周期长等客观原因(目前某些大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的液压件的供货期也已到2009年或更长的时间),大吨位工程起重机供需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以三一为例,SCC6300刚刚下线就已经被订购7台,SCC9000问世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取得了3台订单。就此现象,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起重机分会秘书长沈永明女士也深有感触,目前国内工程起重机市场需求量旺盛,产品供不应求现象从2007年开始显现,至2008年上半年仍没有弱化的态势。
如果没有一个像三一这样的企业敢于领头,那几十年后中国又将是个什么样?
大家再回头看看以前,柳工作为国产挖掘机的第一品牌,液压零部件供应受制于日本。原来,日本每月供给柳工8吨标准挖掘机液压件150台,由于柳工发展迅速,日方为了限制柳工发展,现在每月只供应100台。如果什么都循规蹈矩,那我们永远只能是跟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屁股后面,他们吃肉,我们喝汤,我们永远都将受制于人,现在三一站出来了,不论是好高鹜远,还是敢为人先,但他确实担着很大的风险,也确实为我国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三一,我支持你! “我不知道一个中国制造的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是否会具有市场,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保证履带式起重机安全性和可靠性。”——暗指某厂家好高骛远吧
:victory: :victory: 呵呵,3年前就说要发展履带吊了,可惜为了那块地皮,人家死活不给让。结果今年才弄好那个新厂房。
吹吧
500台?你自己买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