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285|回复: 21

三一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一50到底咋样?今天看了。除了卷扬有点小问题还行。(请明白的大哥帮忙上张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换车吧{:3_52:}  考虑下 徐工 中联 柳工 长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买50傻 还不如直接买70 买70的买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下 徐工 中联 柳工 长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试问问这车咋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推荐三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推荐三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一50C还不错、实事求是,作为三一客户实话实说: 不足的是小毛病不少:但服务及时
有一次凌晨3点多赶到工地,弄得我们实在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烽烟四起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140提了台浦沅50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SCC系列履带起重机的配置蛮高,整机稳定性较好,售后服务相当及时!
赞一个,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肯定现在要售后好啦!三一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被徐工和中联摔在后面了啊。
徐工就不用说今年估计起码有450亿以上的销售。中联估计有300多亿儿三一有两百四九很不错了。说;啦产品不是做个什么第一最大就好反而死的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肯定现在要售后好啦!三一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被徐工和中联摔在后面了啊。
徐工就不用说今年估计起码有450亿以上的销售。中联估计有300多亿儿三一有两百四九很不错了。说;啦产品不是做个什么第一最大就好反而死的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6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也不怕被唾沫星子淹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资本家的嘴脸,去年还高管套现,要是没有国企,真不知道他会不会在价格上黑了大家.......三一重工养肥高管损害股民 信息披露现自相矛盾
www.eastmoney.com   2009-10-27 03:57   魏玉卿   每日经济新闻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  |  字体: 大 中 小  |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190)


  注:为提高实战参考价值,以上图片动态行情实时生成,便于观测该股最新表现。
查看该股行情    查看网友评论    该股更多资讯




    2009年9月14日,三一重工(进入该股吧,新版行情)定向增发1.18亿股购买三一重机获批。增发预案显示,王海燕等10名自然人拥有三一重机100%股权。而其中除王海燕外,其余9人均是三一集团(三一重工控股股东)或三一重工高管。此次增发价格为16.8元/股,

  而昨天三一重工报收于35.5元,按上述10人所持股份计,他们的身家均超过亿元。

  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登陆A股。当月,三一重工就将挖掘机资产剥离给三一新材料。两者同为三一集团控股,所以此次交易构成了关联交易。此后又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变化,此块业务和相关资产最终落到了上述高管手中。

  6年前,上市公司卖挖掘机资产时,价格是1782万元;今天,上市公司买回挖掘机资产时,价格却暴涨至近20亿元。

  今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继续为您讲述三一重工高管们比刘谦魔术更精彩的财技与集体暴富真相。

  《每日经济新闻》近日连续报道了《三一重工定向增发9高管齐添上亿身家》、《三一重工6年前1782万甩卖资产现拟20亿元购回》,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记者进一步深度挖掘后发现,6年前剥离资产时,三一重工的信息披露不仅自相矛盾、漏洞颇多,且有造假嫌疑。据知情人透露,当时三一重工的挖掘机业务发展态势非常好,销量已经达到100台,盈利性和成长性俱佳,与其信息披露恰恰相反。

  超低销售量涉嫌造假

  如果三一重工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2001年5台挖掘机的销售量”属实,那么三一重工在6年前剥离挖掘机业务的关联交易备查报告中所称“该项业务属于新开展的业务,尚未成熟,市场品牌较低,并且目前盈利能力较低”,则有所依据。

  但如果三一重工在2001年卖出的挖掘机数量远不止5台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中国路面机械网”查到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1月~6月,三一重工挖掘机的销售数量为25台。

  “2001年5台”,和“2001年1月~6月25台”,到底哪个数据为真?

  据悉,“中国路面机械网”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筑路机械分会的官方网站,筑路机械分会是由从事道路施工机械、道路养护机械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合的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分会目前开展的工作中即包括“开展行业统计、行业调查研究”等内容。

  另悉,三一重工正是筑路机械分会的理事单位,且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及路面机械公司总经理贺东东是该分会的副理事长。

  为进一步核实数据的权威性,记者联系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协会信息统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挖掘机销售数据是由企业报给挖掘机械分会,分会汇总以后报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再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其他的分会,别的分会要用也是用这个数据。并且如筑路机械分会是不可能去统计挖掘机销售,更不可能自己瞎编然后在网上传播。”

  记者随后采访到“中国路面机械网”负责人兼筑路机械分会副秘书长方剑仙,他也证实,网上公布的有关挖掘机销售数据,是由挖掘机械分会统计出来的,网站只是引用。

  最后,记者采访了统计数据的挖掘机械分会,该分会秘书长陈正利告诉记者:“国内挖掘机销售统计数据由我们分会统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机构进行统计。各企业每个月将挖掘机销售数据报给分会,如像三一、柳工、中联重科、徐工等大型企业都是每个月报数据。如果企业不报数据,分会没有其他的途径获知销售数据,数据不可能出错。”

  此外,记者在“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上,也看到了前述销售数据。

  记者试图向三一重工询问其2001年销售数据的实情,但截至发稿时,三一重工董秘办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总经理向文波的办公室电话也无人接听,其手机已关机。

  “低盈利能力”资产现高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若不是对三一重工公司有着十分详细的了解,投资者或许并不会发现三一重工如今拟购回的“肥肉”正是6年前以“低盈利能力”为名甩卖的资产——因三一重工在此次增发方案中并未披露该块资产系6年前剥离出去的那部分资产。

  但此“挖掘机”确属6年前被弃的挖掘机业务,且这块业务在6年中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机械行业网站和采访业内人士后却发现,此块资产在2003年就已经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记者拿到的一组权威数据显示,2003年,三一重工销售了100台挖掘机;而三一重工将挖掘机资产卖给三一新材料后,2004~2008年三一重机挖掘机的销量分别为200台、500台、873台、1853台和3217台。6年时间,挖掘机销量从2003年的100台猛增到3217台,增长了30多倍!销量几乎每年翻番。

  可见,挖掘机剥离上市公司后销售的爆发式增长和上市公司剥离时的说法大相径庭。

  信息披露自相矛盾

  三一重工的信披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三一重工《招股说明书》24页显示,公司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已研制并试生产了挖掘机等产品,自“2001年6月”开始投放市场,当年即实现5台销售;2002年销售了7台。

  2003年7月(上市当月),在将挖掘机资产剥离出去的时候,三一重工给出的原因是:挖掘机是三一重工“2002年”开发的新产品,该项业务属于新开展的业务,尚未成熟。

  2002年新开展的业务,2001年却已投放市场且当年便实现销售,投资者应该作何理解?

  再来看销售与生产的具体关系。《招股说明书》显示,“SY200履带式液压机”在2002年的时候已实现“批量生产”;此外,公司当时有9条生产线:拖泵、泵车、压路机、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机、挖掘机、塔机、搅拌车。

  其中,全液压推土机、全液压平地机、摊铺机等,是与挖掘机同时研制并试生产的新产品,且同在2001年投放市场当年即实现销售;2002年,摊铺机、挖掘机、平地机等新产品开始形成批量生产和销售,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8033万元,同比增长近14倍。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的1%提高到2002年的8.16%。(《招股说明书》117页)。

  这么多的新产品,生产出来立即销售出去显然不可能,就如同公司对挖掘机资产的描述那样“属于新开展的业务,尚未成熟,盈利能力较低”。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会以存货的形式存在。《招股说明书》120页显示:“2001年末库存商品比上年增加1472万元,增长35.53%”。

  批量生产却没有销售出去,有着巨额存货的新产品竟没有将公司压垮?

  此外,三一重工信息披露中最夸张的地方还在于:

  一、《招股说明书》133页显示,“根据国税发【1999】49号《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公司开发的立体停车库、混凝土机械、智能型震动压路机、挖掘机技术属于开发技术项目……”也就是说,三一重工的挖掘机项目最迟已于1999年开始研发。

  二、增发方案35页显示:2007年三一重机营业收入为11.27亿元,净利润却达到了惊人的9.16亿元。更惊人的是,三一重机2007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为11.09亿元,在实现了9.16亿元的净利润后,2008年9月30日的股东权益竟然只有4.64亿元!上一年赚的利润到哪里去了?且根据三一重机对购买挖掘机资产业绩的承诺,“2008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456亿元、2009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3.8亿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4.5亿元、2011年现净利润不低于5亿元”。如果2007年真的实现了9.16亿元的净利润,那么该块资产岂不是还处于业绩下滑中?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三一重工高管暴富揭秘 1782万资产贱卖20亿购回

    三一重工定向增发1.18亿股 九高管齐添上亿身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im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3_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 沪ICP备18017989号 )

GMT+8, 2025-8-24 19:43 , Processed in 1.2751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