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158|回复: 2

倾角传感器在力矩限制器上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力矩限制器是一个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独立的安全操作系统,它能够自动的检测出起重机所吊载的质量以及起重臂所处的角度,并能实时的显示出其额定载重量和实际载荷、工作半径、起重臂所处的角度等数据来实时监控检测起重机的工做状况,自带诊断功能,快速危险状况报警及安全控制,并且具有黑匣子功能,自动记录作业时的危险工况,为事故分析处理提供依据。
    力矩限制器包括显示器、单片机计算控制箱、角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当实际载荷为额定载荷的90%以下的时候,显示器的“正常”灯亮;当实际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显示器的“90%”灯亮,同时力矩限制器主机上蜂鸣器开始发出报警信号;当实际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100%时,显示器“100%”灯亮,同时力矩限制器主机上蜂鸣器开始加快鸣叫报警;当实际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104%时,显示器“104%”灯亮,同时力矩限制器主机上蜂鸣器长鸣报警,其内部的继电器动作,使起升动作以及起重臂增大工作半径的操作自动停止,防止司机误操作和盲目操作造成的事故。 SST300倾角传感器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力矩限制器上已经大量的被使用,而且使用效果良好,经过多种测试的传感器性能更好,工作稳定性好。
    SST300倾角传感器的特点如下:
    - 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绝对精度,最高可达±0.01° @25 ℃;
    - 综合绝对精度包括绝对线性度、横轴误差、零点偏置、重复性、迟滞误差;
    - 在横向倾斜60°的情况下,实现低至0.1%的横轴误差;
    - 参照执行超过50个国内外军用/工业用标准设计、测试、生产;
    - 零点偏置±0.005°;
    - 可现场进行振动抑制调节与设置;
    - 可选全量程温度补偿精度:±0.05°@ -40℃~+85℃;
    - 近90种配件和选件,满足各种实际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得顶: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称重传感器在现代市场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变化万千的需求,电子类计量器材以及称重传感器的行业也如同同其它行业一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包括形象、品牌、质量、服务等文明的君子之争,也有改材料、换元件、拼成本、弃质量不择手段的不公平的价格竞争,极而言之类似战场上的战斗之争。也极具物种变化之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恶性价格大战,质量之斗,无法无序的竞争,对那些技术水平高,工艺装备好,质量控制严,售后服务好的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是最终的严重受害者是广大用户。
  从市场表面来看,近几年来的价格大战直接原因是市场拥挤,一些人和企业为了获利、生存而不择手段发动的,其实质归咎于有关领导机关和管理监督部门,领导管理失控,监督检查不严造成的。对近些年来的价格大战,称重传感器生产企业有旗帜鲜明的两种态度:多数为坚决反对但无力抵制;少数为积极跟进并推波助澜。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种产品都有一个合理的利润,如果过分的降低利润,没有资本原始积累,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位移传感器。
  目前市场上存在五种奇特的竞争力量影响称重传感器市场,其一是不注重企业形象、产品品牌、售后服务,追求价格大战,低价倾销假冒产品,恶化公平竞争环境;其二是法制计量管理监督不严,使得一些生产装备很差或欠缺的个人和企业,比较容易进入此行业,导致增加产能和压低价格,使正规企业获利大幅度下降,甚至无利停产,困难重重;其三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疯狂降低成本,使用各种手段抢占市场,例如用每吨三千多元的40Cr钢代替一万余元的40CrNiMoA合金钢做弹性体,用5元左右一枚的普通应变计代替精密级应变计做敏感元件,形成低质而不低价,从中获利;其四是误导消费者,使许多用户误解了称重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指标压力开关;其五是生产厂家采用假冒盗版的安装程序以及计量器材内部元件的更改,蒙蔽消费者。
  由此可见,称重传感器生产企业,基本的获利潜力都是由这五种奇特的竞争力量来决定的,这样不仅有实力的企业带来的严重的影响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实在是本行业的一大悲哀,但这又是当前各企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压力传感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 沪ICP备18017989号 )

GMT+8, 2025-8-6 06:53 , Processed in 1.3432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