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880|回复: 4

功率式超载限制器与普通传感器类限制器相比的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MP-001起重量限制器又叫功率法起重量限制器,是对各类以电机驱动起重机的工作状况进行综合监控和保护而开发的安全保护装置,利用微处理器高速而准确地测量电源电压和电动机电流及其相互的关系,根据对确定的起重机系统的相关特征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间接计算出实际吊重载荷。当载荷值达到设定值时,发出声光警告信号,并停止起重机向上升方向继续动作。广泛用于钢丝绳电动葫芦(包括CD型、MD型),环链电动葫芦(包括单速、双速)等。
     ZMP-001功率法起重量限制器摒弃了传统的称重传感器检测方式,无需拆卸电动葫芦链条,不改变机械本身结构,可直接安装到葫芦电控箱或外置安装方式。限制器可以测量显示多种参数,如起重量、累计运行时间、总过载次数等保护。当起重设备因超载运行而保护停机时,直接显示故障代码,为用户处理故障提供参考。

产品特点:

功能强大

产品设计灵活,功能完备,具有超载保护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对起重机的起升电机电源的错相、缺相、过流、过压、欠压、堵转、短路、三相不平衡等故障进行监控和保护。并具有运行时间记录、启动次数记录、工作周期记录、超载次数记录、超载吨位记录等功能,相当于起重机的黑匣子,方便查询起重机的工作异常。

适用范围广

此产品适用于各种电机驱动的起重机,大部分用于环链电动葫芦及钢丝绳电动葫芦,特别适用于不方便安装称重传感器的起重设备,如环链电动葫芦、带变频的电动葫芦等。

价格优势

传统的起重量限制器如果用在环链电动葫芦上,需配备高精度的轴销式传感器,且价格较高;而功率式起重量限制器不需要加装称重传感器,明显节约了成本,也避免了传感器因产生机械疲劳带来的使用寿命的限制,更突出了此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价格优势。

安装调试简单

安装时无需改变葫芦的机械结构,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工知识,按照说明书即可自行安装调试。

与传统称重检测方式比较

一次信号的采集原件不同

传统的起重量限制器采用一次性信号,是通过传感器上电阻应变片受力后发生变形输出电压信号给仪表去显示和控制,称重传感器与吊载的载荷按线性变化,可以实时显示当前的载荷重量。而功率式限制器则是通过电流互感器采集起重机起升电机有功功率等信号,间接计算出实际吊载载荷,只有在80%-120%额定载荷范围内或者范围更小时才具有线性关系,但考虑到此产品只是安全保护装置而非计量装置,只要具有超载限制功能即可。

传感原件的安装位置不同

电动葫芦起重机上配用的起重量限制器一般为侧向取力旁压式传感器和轴销式传感器,直接夹紧在起升钢丝绳的固定端或更换葫芦的主销。而功率式起重量限制器中的电流互感器直接穿过起升电机A相电源来采集电动机电流。

二次仪表的安装位置不同

传统的起重量限制器的控制仪表一般都安装在司机室或固定在电动葫芦钢丝绳的固定端,司机可直接观察到仪表显示和声光报警信号,显示的参数一般为起重量。而功率式起重量限制器的仪表一般装在起重机的控制柜内或外挂在控制柜上,也可以安装到司机室,显示的参数有起重量、起升电流、电压、功率等。

采集一次信号的元件对起重机的适用性

不同在传统的起重量限制器中,起重机吊载的载荷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称重传感器上,这样就要求传感器本身的强度要高于起重系统中承载部件的强度,而且要结构牢固可靠且抗机械疲劳。起重机类型不同,称重传感器的取力方式、安装位置、机械结构、体积、重量也不同。大型起重机配用的传感器体积大、价格高。而此产品不需要称重传感器,通过电流互感器采集起重机起升电机电流信号,间接计算出实际吊载载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晕了!能用就好!要求不高!: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吊车这个限制器基本都是快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汽车吊多电动葫芦的很少有人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 沪ICP备18017989号 )

GMT+8, 2024-4-28 21:51 , Processed in 1.2663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