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948|回复: 1

转:如何利用差异战略提升中小型安装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可以把它理解为:竞争对手所没有的或不完全拥有的竞争能力;在技术、质量、进度、成本、服务方面明显超过竞争对手,能让业主更加满意的,支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中的核心能力。施工企业是劳务密集型企业,中小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以及大型施工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小型施工企业怎样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呢?
     1 必须明确企业的经营战略。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总体策略,经营谋略,对企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制定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持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民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经营者最首要的职责。企业统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市场定位,确立自己的产品优势。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它的经营活动就会陷入盲目性,随意性,因而必然会在经营活动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很难取得持久的经济效益。制定经营战略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情况以及本企业的资源条件,在透彻分析内外条件的基础上制定自己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战略一定要符合本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即一定要量身订做,切勿抄袭或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经营战略应该思路清晰,方向明了,定位准确。如中国机械工业第五安装工程公司提出“技术领先,人才为本,做强主业,创造品牌”的经营战略,比较清晰地反映了该公司的经营
发展思路。制定适合企业的经营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前提;企业有了准确的经营方向、市场定位、优势的产品,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2 采取集中一点战略,做强主业,突出主业的特色,提升竞争优势。
      所谓主业就是企业主要收入来源的业务。是企业熟悉和擅长的相对有一定优势的业务。这种主要业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但是不可能是太多。主业可以是特定的区域市场,特定的客户群体,或产品市场的一个细分段。对于中小型施工企业来说,主业要做强就必须采取集中一点战略。集中一点战略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解放战争期间的孟良崮战役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战例,在华东战场敌方总体力量强于我方的形势下,解放军在孟良崮山区集中了三个纵队6个师的优势兵力围歼国民党的74师,以六比一的绝对优势,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了国民党的精锐之师。这是战争史上集中一点战略的典型案例。集中一点战略同样适用目前激烈的商战,集中一点战略就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把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要完成的主要目标上,在主要目标上获得比竞争对手相对强大的优势,从而战胜竞争对手。   
      集中一点战略是提升中小型施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小施工企业要有核心竞争能力,必须确立自己的主业,没有主、次之分就没有重点,把握不住重点就等于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确立自己的主业后,企业就应该把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主业方面,使主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有利于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主业做强了,企业的优势也就突出出来了。近几年中国机械工业第五安装公司在打入“海螺水泥”市场后,把全国这个最大的水泥行业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和主要目标市场,抓住契机及时投入各种优势资源,精心组织施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整个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第三安装公司把国外二手设备拆装和炼钢厂的安装项目做为主业,产值从1.3亿发展到3.2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中国机械工业机械化安装公司把地铁项目和韩国某公司的合作作为主要经营目标,在主要项目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产值规模、利润都大幅度增长,很快摆脱了困境。主业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主业方面集中投入优势的人力、财力、装备等资源,把主业做专做强,对于企业的全局性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小施工企业领导一定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下功夫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中小施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各种资源相对贫乏,因此不一定适宜搞多元化经营,经营多元化只能分散经营的精力和分散有限的资源,其结果可能是主业没做强,其它的业务也没做好,业绩平平,毫无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施工企业决不可与比自己强大的施工企业集团展开全面竞争,而应扬长避短,避实就虚,主动从本企业没有优势,也很难做强的领域中主动退出,作到有所不为。采取集中一点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源,把主业做精,做强。使自己在施工质量上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施工进度上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快,施工成本上比竞争对手更低,善后服务上比竞争对手更优。突出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施工领域中这种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特长和特色,就是企业竞争中的优势,不断强化这种优势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3 技术领先 突出技术优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毫无疑问技术尤其是本企业的专利技术是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技术领先就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谓技术领先就是:企业要始终保持在施工行业里的技术优势,始终占领行业的技术高地。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发展,企业领导必须清楚技术领先的重要意义,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发展,要加大科技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更要高度重视技术领先的重要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施工企业人员过多,包袱沉重,机制呆板,在这些问题上,已远远不能与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相媲美。技术优势是国有施工企业仅存的微弱优势之一,国企若再失去这个优势就会如同失去“通灵宝玉”般的失去魂魄,就会面临生存的威胁。因此施工企业要发展就要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虑。施工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发明创造的可能性不是很多很大,主要是及时地学习和掌握“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中国机械工业第五安装公司几年来设立了专业技术带头人,依靠专业技术带头人钻研“四新”技术,带动公司技术进步,提升公司整体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司先后获得了“轻工部的技术进步鼓励奖”、“中国安装协会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小型施工企业必须把优势的技术资源投入到主业上来,认真研究主业方面的技术进步问题,与竞争对手相比要在主业的技术方面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精”。突出主业方面的技术优势,才能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保持一定的优势,从而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当前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都非常快,任何领先的技术都是暂时的领先。怎样才能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长盛不衰呢?有位学者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你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的速度比别人快,应用比别人提前,是施工企业保持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4 努力营造人才为本的人才竞争优势
      中小型施工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雄厚的资金吗?不是!是强大的技术装备吗?不是!唯有人才才是施工企业的竞争之本。中小型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市场竞争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发展战略和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才战略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没有人才战略的企业也必然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也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战略的制定,经营谋略的筹划,市场机遇的把握,决策水平的高低,都是人来运作的,这些才是企业独具的其他企业不能模仿的能力,这才是核心竞争力之魂,因此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发展得越快就越是需要人才,因此企业要想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中机建设总公司前些年依据“以人为本”的方针,就提出要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思路,即: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能工巧匠人才的三支队伍建设,为各子公司的人才发展战略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各个子公司积极培养三支人才队伍,为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几年来总公司系统产值实现了翻一番,利润和员工收入也大幅度增长。
       今年中机建设总公司又提出了人才发展五个通道的思路:一是管理序列:有管理才能的人才可以向部门领导、公司领导层发展;二是专业管理岗位序列:设立首席专业管理师,如首席经济师、首席会计师;三是专业技术序列:设立首席工程师、一级工程师、二级工程师、三级工程师;四是项目管理序列:设一、二、三级项目经理;五是营销人员序列。多通道的人才发展思路为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出现了人才竞发的生动局面。使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得以落实。
      5 创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品牌是企业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的综合标志,品牌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品牌也是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国际知名品牌价值几十亿、乃至上百亿元。品牌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品牌意识。认真地制定自己的品牌战略。在施工领域,业主在招标过程中十分重视施工单位的工程业绩。工程业绩反映了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实力,良好的工程业绩增加了业主对施工企业的信任度;业绩往往成为中标的关键因素,可见工程业绩也是一种市场竞争力。因此,施工企业要注重工程业绩的积累,特别是知名度高的大型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国际知名项目,这些业绩都是施工企业品牌的象征。在首次承建新项目时,也可能利润很低。但是,业绩建立的本身就有无形的经济价值,业绩逐步建立的过程就是企业无形资产逐步积累的过程。获奖工程是施工企业品牌的重要标志,因此,争取承建的工程获奖是贯彻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当然获奖工程的技术、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都比一般工程要求高,经济成本也高,但是,创造品牌的过程,就是技术突破的过程,就是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的过程。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市场的知名度提高了,竞争能力提升了。
      6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建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的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发奋向上,积极开拓,不断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它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
      6.1 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企业文化执行的关键。
      企业领导要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凝练企业的价值观,要善于总结提炼企业员工中积极向上的意识,忠于职守的品质,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之成为整个团队的文化。领导要利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熏陶全体员工,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更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做执行企业文化的带头人,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团队的行动。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激励,给客户以企业文化的感染。用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市场的知名度。
      6.2 企业的愿景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全体员工共识的核心。
      企业的愿景和目标要有超前性,前瞻性,有利于总体战略的实施,更要体现全体员工的意志和愿望,它是企业和员工利益关系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共同愿望。共同愿景能使员工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系,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争作贡献。中国机械工业第五安装公司提出:“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公司的技术、管理、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位于行业的先进水平,争做一流的安装公司。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员工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职工的收入、福利不断增加,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公司的目标和愿景较好地体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望和利益。
      6.3 文化有继承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几代人不断创建的结果。
      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特别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快速发展的企业,其背后必然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着。因此,总结提炼企业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变成企业的优良作风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优良的作风才能把企业文化提倡的精神变成行动,有了优良作风,团队才能形成为一支作风顽强,善打硬仗的施工队伍,从而使企业文化转变为一种竞争能力。优良的作风需要长期的培育,更需要继承;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代一代继承,发扬光大,才能传承。企业的领导人可以更替,但是只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就可以打造百年不衰的品牌企业。
      6.4 企业文化建设要靠政策措施做保障。
      企业文化在执行过程中有时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企业提倡的一系列理念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领导大力宣传和模范地执行外,更重要的是要靠政策措施和舆论导向的力量来推动企业文化的执行。对于模范执行者就应该给予物质奖励、荣誉鼓励,在干部任用时优先选拔,依靠榜样的力量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要拿出象鼓励生产经营一样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文化建设。用政策措施和制度使企业的一系列理念得到落实。使企业文化的执行从被动转向主动,逐步转向自觉。中小型施工企业在上述的几个方面不断地增强,就能形成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能力,使自己的企业立于强手如林的市场,不断得到发展。
      据建设部统计,2004年建筑业共有53309个企业,其中大约60-70%是中小型施工企业。中小施工企业群体大,数量多,是我国建筑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施工力量。因此,中小型施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对解决群众就业,实现社会稳定,增加财政收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dizzy:路过学习了:dizz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 沪ICP备18017989号 )

GMT+8, 2025-8-3 23:35 , Processed in 1.3353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