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861|回复: 11

(转载)了解需求,发掘机遇——大型吊车的市场需求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名长期外租的吊车司机,能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去分析、去认识这个市场,去忧国忧民,去分析商
机,发掘商机是难能可贵的,是机械化的光荣和骄傲。该文从机械化公司的现状入手,纵观大型机械租赁
市场,分析了各个行业的用车现状和吊车市场情况,内容祥实、具体,望机械化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共同
关注,打好2010年机械化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

今年对于湖北省电建二公司机械化公司来说,可谓是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接不到工程,这就意味着
公司的经济会困难,就意味着有很多职工会下岗、失业。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也常常为此担忧,因此除了
一直认真踏实的工作以外,也十分注意积累在外实践工作的经验,希望能为公司走出困境,持续发展贡献
自己最大的力量。

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要学会用脑子做事,而绝不仅仅是蛮力。外租生活虽然很苦很累,但与原来毫不操
心的生活相比更能让人成熟,如何调动同事的干劲、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出了问题如何尽快解决、我们
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等等,都是我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开始逐渐了解市场,
发现公司的一些潜在优势,我认为阻挡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同样也是机遇,因为在国内我们的公司是有着各
种大型吊装设备和吊装技术的专业公司,这是其他私营企业望尘莫及的,关键是如何发挥我们自身优势的
问题。
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来看,走向市场是我们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必经之路。我想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状
况,和这几年在外租工作中对大型吊车的市场需求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一、吊车租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大型吊车租赁,在国际上已是普遍被认同的行业。中国目前已经在吊车租赁的道路上稳步发展,国家也
大力提倡和鼓励租赁行业的发展,因为它可以调整经济结构,降低资本内耗。中国大部分吊车主要分布在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里,他们以保证自有工程的施工为主,不足时从社会上租入,闲暇时有的也对外出租,
有的干脆闲置或低价交给一些经纪人经营。而比较知名的专业吊车租赁公司大家都知道如上海腾发公司、
上海宝冶公司、天津蓝巢公司、广东力特公司和上海浦高公司等等。起重机在线
原来湖北省电建二公司的经营的重心不是在外租方面,所以造成吊车闲置经营不出去,原因可能有这么几
点:一是没有大力进行市场开发宣传,造成想用车的用户不知道怎样联系我们;二是公司主业工程多,怕
影响下一个工程的衔接,干脆不去经营;三是对于承租方不了解,怕费用结算上出问题。

我认为中国的吊车市场结构不合理,成规模专业吊车租赁企业不多,吊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大有潜力。然而
我们公司就具备这个优势,这一点彭经理是最有远见的,在他领导下的这两年,大胆实行了吊车租赁的改
革,所取得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这让我们对公司的良好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二、今后吊车的主要市场在哪里?
结合对国家经济走势的分析,以及从公司这几年的外租方向和平时得到的用车信息数量来看,我认为今后
吊车的主要市场在于:从多到少,依次是风力发电、市政场馆(包括道路、桥梁)、石油化工(包括煤化
工)和冶金建设,火电(包括核电)和造船业。
1)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目前是吊车最主要的市场。以网络搜寻的信息可知:至2008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为1220万千
瓦,新增风机5130台;预计到2009年底,累计装机容量将达2000万千瓦,新增 780万千瓦,按每台风机
1.5兆瓦计算,2009年将新增5200台;到2020年,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按每台1.5兆瓦计算,10年将增加
53000多台,平均每年增加5000多台。
上述风机大多需要350吨到500吨的履带吊车或汽车吊车;按照平均每3天安装1台,加上到货、气候、场地
等原因的影响,正常情况应该有60~80台吊车用于风电安装。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风电安装工程的吊车需
求量较大,但是大部分吊车经营者还是不愿意把吊车出租给风电安装单位。主要原因:一是施工环境差,
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二是吊车拆装、行走频繁,对吊车磨损大。因此,一些有实力和专门的风电施工单
位逐渐开始自己购买吊车,这是市场需要关注的问题。
)市政场馆(包括道路、桥梁)
市政场馆(包括道路、桥梁)是吊车的主要市场之一。这与国家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空间钢结构的大量应
用有关。这两年开工的如上海虹桥枢纽工程同时使用了6台400吨以上的吊车,目前的新广州火车站同时使
用320吨以上的吊车也有6-7台。南宁体育中心(我们参加了建设)、南昌体育馆、武汉新火车站等工程都
在使用大吊车;将来要开建的南京新客站、苏州新客站、深圳大运会馆等都在按大吊车做方案。高速铁路
的兴建,许多跨河、跨路的钢箱梁或水泥梁,也会阶段性地使用大吊车。
中国目前还是处在发展阶段,基础建设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也就是上海、北京、广州等经
济发达地区的基础建设比较完善,为了改善全民的生活水平,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国其他城市甚至城
镇必将大力进行基础建设。只要建设不停,就能保证吊车的用量,而我们公司的所在地武汉就是一个充满
希望的市场。
3)石油化工(包括煤化工)
石油化工(包括煤化工)建设,是我们投放吊车的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原因是他们有着成熟的管理模式,
如果我们的吊车能与他们合作,那将是我们成功的一大步。关键是大部分石化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吊车,
特别是大型吊车,不过不排除在使用高峰期再外租一部分吊车的可能。起重机在线 I)g:]O*oi NWD

虽然冶金建设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该行业复苏,并且回暖,该行
业还是有一定的吊车消化能力的。加上该行业自有的吊车相对较少,该行业至少可以起到市场调节作用,
今年我们的吊车在新余钢铁公司与该行业合作,这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造船

造船,是带给我们惊喜的市场,湖北省电建二公司600T的成功出租说明了一切。   

6)火电(包括核电)

(包括核电),我们有着特有的信息网络,可惜的是我们这个行业现在都不景气,而且还成了我们的竞争
对手。不过我们也要抓住马上在湖北省内开工的核电建设。  
由此可见,我们的市场仍是非常广阔的,可以争取的机会有很多。虽然公司面临了一些困难,我想受金融
危机的影响只是暂时。

三、同行的竞争愈演愈烈
毫不夸张地说,自去年以来,经营大型吊车的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就现在我们上的工地新车
比例达到了80%,分别就有四家租赁公司进场,加上一些老牌的经营单位还在不停地增购吊车,一些施工
单位也在不停地增购吊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400吨到550吨之间的吊车大约有100多台,600吨级的
吊车约有40多台,750吨级的约有20多台,800吨级以上的有10多台。这期间,私营企业经营吊车的单位呈
迅速上升的趋势,国产吊车为主要产品。造成私营企业经营吊车的原因:一是市场的确有需求;二是国产
吊车的相对廉价;三是首付款少;四是交货快(由于国际需求有退单,工厂甚至有现货);五是回报快。
大家知道,经营吊车原来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随着国内吊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随着国
产吊车的廉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加上吊车经营单位水平的良莠不齐,特别是随着吊车市场的“过剩
”现象逐渐出现,现在的吊车经营可以用“低投入、冒风险、瞎回报”来形容。
“低投入”,是说国产车本来价格就低,加上生产厂家一条龙服务,大部分资金可由融资租赁公司支付,
经营者只需支付20%左右的资金就可以提车,以一台400吨吊车大约2000万左右的车价计算,经营者只需支
付400多万元即可。几个私人凑一凑就可以买车,据说有的人发动全村的人集资买了一台车。
“冒风险”,一是指有些经营者根本没有管理经验,找来的驾驶员也是从小吊车上升级上来的。在新余工
地就有两个师傅到我们车上取经,他们集资买了台400T准备马上去内蒙干风电。这些人车都还没开过,你
说他们怎样保证安全。车老板让司机入一部分股份,在工作中司机的安全责任心和服务态度就不用说了,
因为车如果停了,损失可是自己的。
“瞎回报”,是指有些经营者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为了还贷,恐吊车闲置,无论租金价格高低,吊车每天
工作多久,有活就干。宁愿自己受点损失,也不能把车闲置。他们的这种做法虽然有扰乱市场的嫌疑,然
而从中我们也应该或多或少有所启示,毕竟赚到钱才是硬道理。
俗话说,“只有衰败的企业,没有衰败的行业”,充分了解市场的现状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掘潜在的机
遇。以上只是我的吊车租赁的一点初浅认识,我相信事在人为。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积极
思考,和同事们齐心协力,把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考虑的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看过了,挺不错,看来你是想让我们买大吨位的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就是一个坎,过不去的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透彻啊!我负责的区域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价格都乱啦,其实最终还是害的这个行业!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0首付惹得祸。看过2008bauma展的朋友们应该都还记得。徐工带去了500吨,三一带去了1000吨履带吊,中联也是高调参展。从那时起买车的人们发现各个厂家的销售政策都开始松动。甚至出现零首付!于是乎卖菜的都开始进军养车之路!租赁价格是一路走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部分企业大跃进的发展~光发展大吨位啦~忽视市场容量~都造!一台几千万不卖个家睡大觉呀!所以买车的就是上帝~只要你要 ,钱等等你开走赚钱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 沪ICP备18017989号 )

GMT+8, 2025-8-3 23:27 , Processed in 1.2721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