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143|回复: 36

轮式起重机的发展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aohao922 于 2010-12-22 09:27 编辑

1.jpg
这是根据古罗马工程师Vitruvius的描述绘制的滑轮组起重机,用了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古籍宣称这种起重机是公元前3世纪由阿基米德发明的。
轮式起重机的发展历史
    人类使用起重机械已有数千年历史,古埃及和罗马帝国用原始的起重机,建起了庞大的城垣。但那时的起重机多为固定式的木头支架。进入工业时代后,可移动的机械式起重机应运而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移动式起重机已经派生出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等庞大的分支。
    汽车式起重机(Truck Crane)在二十世纪初发源于欧洲。其采用载重卡车底盘,搭载桁架臂或箱型液压伸缩臂,能在普通道路上行驶和作业;具有结构紧凑、快速转移、受场地限制较小、价格低廉等特点。全路面起重机(All Terrain Crane)于上世纪60年代发源于欧洲。其采用专门设计的多轴全轮驱动底盘,油气悬挂、液压减震,可实现全轮转向、全桥驱动;搭载桁架臂或箱型液压伸缩臂。两者相比,全路面起重机具有更高的场地适应性,起重能力更强,技术含量更高,当然造价也成倍提高。
    1890年,英国COLES公司研制出以铁路板车为底盘,用垂直式蒸汽锅炉为动力的起重机,有数吨的起重能力,可依靠轨道行驶。这是19世纪末期,移动式起重机的典型结构。COLES公司曾经是欧洲最大的起重机公司,1879年创立于伦敦,创始人为Henry James Coles(1847-1905)。亨利13岁进入S.Worssam机械厂工作,32岁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制造2-10吨回转式蒸汽起重机为主要业务。1905年亨利去世,他的长子接管了公司。1918年,COLES公司用Tilling-Stevens汽车底盘,制造出第一台用电动机驱动的汽车起重机。从目前的资料看,这应该是世界最早的汽车起重机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汽车产量迅速增长,汽车式底盘逐渐应用于各类工程机械。欧洲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制造汽车起重机的厂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工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汽车起重机的发展。如COLES公司根据英国皇家空军的需求,研制了采用6x4越野底盘的6吨军用起重机。
    1945年二战结束,战后重建工程使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式桁架臂起重机,取代了战前的缆索式起重机。此时的起重机,传动装置仍以机械传动为主,部分采用液压助力装置;结构部分已由铆接变为焊接,并开始使用高强度钢材。桁架式臂架开始采用合金钢管、型钢焊接而成。此外制定了钢丝绳的技术标准,实现规格化批量生产。种种变化使得汽车起重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显著改善。
    二战后由于欧洲受到战争重创,美国占据了世界起重机市场的主导地位,主要厂商有哈尼施菲格(P&H)、劳伦(Lorain)、马尼托瓦克(Manitowoc)、林克贝尔(Link Belt)、科林(Koehring)、比塞洛斯(Bucyrus-Erie)、格鲁夫(GROVE)等。进入60年代,美国在移动式起重机市场已经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欧洲也不甘落后,1963年,英国COLES公司推出100吨级汽车起重机,为当时世界之最。1971年,COLES推出的Colossus L6000型汽车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达到250吨。该机只生产了1台,采用6轴底盘,桁架臂长66米,可竖立起来做塔机使用。1973年COLES推出使用箱型伸缩臂的LH1000型汽车起重机。此后COLES公司因经营不善于1980年宣告破产,1984年被美国格鲁夫(GROVE)兼并。
    格鲁夫(GROVE)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全地面起重机制造商,1947年创建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Shady Grove。1965年格鲁夫生产了首台箱型伸缩臂起重机并出口德国。1968年格鲁夫推出全球第一台具备回转结构的全地面起重机。1970年推出使用箱型伸缩臂的全地面起重机。1995年格鲁夫收购了德国克虏伯起重机业务。2002年格鲁夫又被美国马尼托瓦克集团收购。同年推出的GMK 7450/7550是格鲁夫全地面起重机家族中的顶级机型,最大起重能力为450吨(550美吨,美国型号为GMK7550,出口型号为GMK7450),采用7轴底盘,主臂可延伸至60米,加上副臂可达130米。
欧洲著名厂商
    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起重机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美国醉心于电子信息产业,重工业生产规模不断缩小转移。在起重机的开发上失去了活力。欧洲经济一度陷入低迷,但在工业制造领域仍有长足发展。以德国企业为中心,不断突破特大吨位起重机的世界纪录。日本起重机产业曾高速增长,占据了中小吨位起重机市场,但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一蹶不振。
    欧洲的移动起重机制造商除了英国COLES外,还有德国哥特瓦尔德(Gottwald)、利勃海尔(Liebherr)、克虏伯(KRUUP)、法恩(FAUN)、法国PPM、西班牙LUNA等。
    1906年成立的德国哥特瓦尔德(GOTTWALD)公司,位于杜塞尔多夫,原名为“MUKAG”(Maschinen und Kranbau Aktien Gesellschaft),以生产蒸汽式起重机、挖掘机、打桩机为主。1926年,银行家利奥·歌特瓦尔德(Leo Gottwald)接管了MUKAG公司。1936年正式改名为Leo Gottwald KG。哥特瓦尔德公司在二战中劫后余生,1950年推出了MK-1型轮式起重机。1956年推出世界第一台移动式港口起重机,使用的是轮式卡车底盘。

    1959年哥特瓦尔德开始生产汽车起重机,此后以生产大吨位汽车起重机闻名于世。旗下的AK系列桁架臂汽车起重机,从1978年开始生产,主要包括AK150、210、300、350、400、450、680、850、912、1200等型号。AK210起重量210吨,采用7轴底盘。AK300为瑞士Toggenburger公司制造,只生产了一台,采用9轴底盘。这台车后来升级为400吨级,转卖到了香港。AK350采用8轴底盘,只生产了一台,交给日本的山九株式会社,现在在台湾的台塑重工服役。AK450、AK680、AK850型都只制造了两台,其中AK850为10轴底盘,起重量850吨。因这部车超过德国道路所规定的轴重限制,所以每次转场运输前,必须先将卷扬机及线轴拆除。AK912从1985年开始制造,在配备超起和特定的臂长之后,以1200吨的起吊能力创下轮式起重机的世界之最,此车只生产了3台。AK912采用10轴底盘,分为前6后4,前7后3两种。由于车身过于庞大,超过了德国道路运输极限,所以使用成本极高。1988年,在GOTTWALD被曼内斯曼德马格公司收购后,AK912 GT型汽车桁架臂起重机,成为一代绝响之作。
    哥特瓦尔德生产的箱型伸缩臂起重机以AMK系列命名,包括AMK45、AMK75、AMK85、AMK125、AMK200、AMK210、AMK306、AMK400、AMK500、AMK600、AMK1000等众多型号。AMK为200吨级起重机,采用6轴底盘,后升级为8轴,共制造了7辆。AMK210共制造了13辆。AMK400共制造了4台。AMK500由第一台AKM400-93升级改造而成,仅此一辆。AMK600为9轴底盘,最大起重量时的工作半径为2.7米。1985年为Riga Mainz公司制造的AMK1000-103,全世界仅有一台,10轴底盘,最大起重量为1000吨,满负荷时工作半径为4米。在2007年德国利勃海尔推出LTM11200-9.1型1200吨全路面起重机之前,该机保持世界最大吨位箱型伸缩臂汽车起重机世界记录达22年之久。该车几经转卖,落到了台湾人手里。第三手为台湾龙虎起重公司,第四手为台湾权顺重机。
    哥特瓦尔德原本是一个家族企业,到上世纪80年代,利奥·歌特瓦尔德(Leo Gottwald)已经年届九旬,需要退休,但是他的子女们只钟情于家族的金融生意。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老哥特瓦尔德决定将公司出售。其中液压起重机部门于1985年出售给了克虏伯,桁架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业务出售给了曼内斯曼德马格公司。

    德国利勃海尔集团,于1949年由汉斯·利勃海尔创立于德国南部小镇基希多夫(Kirchdorf)。该公司位于德国爱茵根(Ehingen)的工厂,能够为用户提供350-1200吨的全路面起重机。利勃海尔的汽车起重机,包括桁架臂的LG系列,和箱型伸缩臂的LTM系列。在2007年慕尼黑bauma展上,利勃海尔推出了世界最大的LTM11200-9.1全路面起重机。该机采用9轴底盘,七节伸缩臂长达100米,通过使用变幅副臂可延长到126米,起吊高度达到170米。可用于安装大型风力发电机。LTM 11200行驶时重108吨,携带全部支腿和整个转台,吊臂由另外一台车辆运输。

2.jpg
费尔贝恩蒸汽起重机(Fairbairn steam crane),是目前尚存的最古老的起重机之一,建成于1878年8月。该机位于英国布里斯托尔,重达120吨,香蕉型的吊臂高12米,回转半径11米,可以举起35吨重的物品。1988年修复后,成为布里斯托尔工业博物馆的一部分。详情点击这里观看视频
3.jpg
100年前使用的铁路蒸汽起重机,正在清除铁路上的障碍物。
4.jpg
英国Coles公司现存最早的蒸汽起重机,在Beamish博物馆展出。1910年制造,载重能力为5吨。
5.jpg
1918年英国COLES公司使用Tilling-Stevens汽车底盘,制成英国第一台电动移动式起重机。这也是世界最早的汽车起重机之一。
6.jpg
二战中,COLES在纳粹飞机导弹的轰炸,下为英国及盟军提供了数以百计的军用起重机.
7.jpg
1973年COLES推出使用箱型伸缩臂的LH1000型汽车起重机。此后COLES公司因经营不善于1980年宣告破产,1984年被美国格鲁夫(GROVE)兼并。

8.jpg
2002年格鲁夫被马尼托瓦克集团兼并,同年推出的GROVE GMK7550型45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是其最大型号。
9.jpg
歌特瓦尔德1985年为Riga Mainz公司制造的AMK1000-103,全世界仅有一台,10轴底盘,最大起重量为1000吨,满负荷时工作半径为4米。在2007年德国利勃海尔推出LTM11200-9.1型1200吨全路面起重机之前,该机保持世界最大吨位箱型伸缩臂汽车起重机世界记录达22年之久。该车几经转卖,落到了台湾人手里。第三手为台湾龙虎起重公司。第四手是台湾权顺重机。
10.jpg
德国哥特瓦尔德在1985年制造的AK 912GT桁架臂汽车起重机,在配备超起和特定的臂长之后,以1200吨的起吊能力创下轮式起重机的世界之最,此车只生产了3台。AK912采用10轴底盘,分为前6后4,前7后3两种。由于车身过于庞大,超过了德国道路运输极限,所以使用成本极高。在1988年GOTTWALD被德国曼内斯曼德马格公司兼并后,AK912 GT型桁架臂汽车起重机,成为一代绝响之作。
11.jpg
2007年,德国利勃海尔集团推出的LTM 11200-9.1型120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全路面起重机。该机采用9轴底盘,七节伸缩臂长达100米,通过使用变幅副臂可延长到126米,起吊高度达到170米。可用于安装大型风力发电机。
12.jpg
1971年德国罗森克兰茨(Rosenkranz)与多家厂商合作研制的K-10001型桁架臂汽车起重机,是世界第一台起重量超过一千吨的轮式起重机。该机后来出售给英国Baldwins工程公司。


    在德国企业中还有一家独特的公司——Rosenkranz(罗森克兰茨)。这是德国一家大型起重机租赁公司,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自己“攒”起重机。1969年为参加慕尼黑OOO会主体育场工程的投标,罗森克兰茨计划添置一台千吨级起重机。但是当时德马格(DEMAG)还没有生产千吨级起重机的能力,哥特瓦尔德的AK850仅仅只完成了初期的设计。而罗森克兰茨的财政也十分紧张,于是他又一次选择自己建造起重机。在此之前,罗森克兰茨在1967年设计制造了K-2001型200吨桁架臂汽车起重机,1968年又制造了K-5001型500吨桁架臂汽车起重机,该机在1973年升级为K-6001。
    为了建造K-10001,罗森克兰茨让德马格(DEMAG)为其提供了回旋机构,克虏伯(KRUPP)帮助其制造主臂和桅杆,法恩(FAUN)为其提供特制的L1412/51型牵引车。1971年,K-10001在一片争议声中制造完成,这是世界首台最大起重能力为1000吨的桁架臂汽车起重机。K10001经过多次的转手,目前属于荷兰Sindorf, 2002年Sindorf对该车进行了彻底的翻新改造,换装了与利勃海尔LTM1800相同的控制系统,使K-10001重新焕发了青春。1973年,罗森克兰茨又建造了3台500吨级起重机,分别命名为K-5001、K-5002、K-5003。不过将其底盘由68年设计的半挂拖车式构型,换成FAUN 生产的前5后3全轮驱动底盘。
亚洲起重机企业
    说完了欧美,再来看看亚洲。二战后,日本从美国引进了汽车起重机技术,70年代在与欧美技术交流的基础上做了较大改进,此后在中小吨位起重机市场占据了部分市场。日本的汽车起重机生产商主要包括多田野(TADANO)、加藤(KATO)。
    多田野(TADANO)创始人为多田野益雄,1919年创立于日本南部的香川县。1948年正式成立多田野铁工所株式会社。1955年生产出日本第一台液压汽车起重机。1969年首次向中国出口100台15吨液压汽车起重机。1990年多田野收购了德国法恩(FAUN)公司。FAUN是德国老牌汽车企业,1919年创立于德国纽伦堡,主要生产汽车起重机和牵引底盘。1998年,多田野推出当时亚洲最大的55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AR-5500M。该车采用7轴底盘,是日本迄今为止生产的最大型号全地面起重机。

    加藤(KATO)创立于1895年,最初是日本东京都成立的私营炼钢厂“加藤制作所”。1923年加藤开始制造铁路用内燃机车,1938年开始生产发动机、拖拉机、压路机和起重机。1939年加藤生产的起重机安装到日本航母上,并参加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战败后,加藤从1959年开始生产液压汽车起重机和地面钻机,1967年开始生产全液压挖掘机。1969年当时亚洲最大的汽车起重机NK-750 Jumbo下线。该机采用4轴底盘,最大起重量75吨。1980年加藤开始生产越野起重机,1987年开始生产全路面起重机。1995年,加藤公司为庆祝成立100周年,制造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箱形伸缩臂汽车起重机NK-5000。该机采用6轴底盘,是世界上轴数最少的500吨级起重机,其他公司的同级产品多为7-9轴。该车长度只有13.58米,同时也成为车身最短的500吨级起重机。多田野与加藤长期处于竞争合作并存的关系,从上世纪60年代进军世界市场后,获得巨大发展。但是受日本国土狭窄、道路规范的限制,以及日本泡沫经济的打击,在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市场未有太大斩获。

    中国汽车起重机起步于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进或测绘进口苏联产品。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机械厂(北京起重机器厂前身)于1957年首次在解放牌底盘上生产了3吨机械式汽车起重机。在70年代中后期以前,我国起重机厂家基本以生产5-8吨以下的汽车起重机为主,液压起重机也开始面世。履带式起重机也是在苏联挖掘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但一直未形成规模。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轮式起重机经历了一段自行研制阶段(16-20吨液压箱型伸缩臂)。同时各厂家分别与日本多田野、加藤,美国格鲁夫,德国利勃海尔等,采用引进合作的方式,相继生产出了20t、25t、35t、40t、45t、50t、80t、125t汽车起重机和25t越野轮胎起重机,以及32t、50t、70t、160t全地面汽车起重机。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移植,我国的轮式起重机产品性能、制造水平均上了一个台阶,产品产量也逐年有所提高。但受到方方面面条件的限制,至90年代后期,我国的汽车起重机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一段差距。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导致建筑市场萎缩。全国汽车起重机销量从1993年的5154台,跌至1997年的2274台。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迅速膨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刺激了工程机械的需求。汽车起重机销量从1999年开始成倍增长,2003年突破1万台。继美国上世纪70年中期年产7500台,日本1980年8000台的产量纪录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起重机生产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大批资金投向起重机行业,徐工集团、中联重科、柳工、三一重工等企业乘势崛起,以年均两位数的惊人速度迅速扩张。各家企业陆续突破中小吨位起重机,和超大吨位起重机的研制瓶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谱系。

    2000年前,世界主要起重机生产厂家并不看好中国市场。他们窥视中国市场长达20年之久,但并未行动。直至2003年,日本多田野才开了起重机合资的先河,与北京起重机器厂成立合资公司,比例为25:75,北起持股75%。一时间,合资突然成了炙手可热的蛋糕,国外厂家纷踏而来。经过近两年的挑选和考察,美国特雷克斯购买了长江起重机厂50%的股份。北起和多田野的合资比例也上升到50:50。凯雷收购徐工85%的股份虽没有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但也闹得沸沸扬扬。马尼托瓦克也没有袖手旁观,在山东泰安成立了马尼托瓦克东岳起重机有限公司。这股合资浪潮说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但外资品牌已经失去了市场先机。2010年上半年,中国起重机企业(13家),累计销售汽车起重机20037台,同比增长48.7%。销量前四名被徐工、中联重科、柳工起重机、三一重工包揽。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上述企业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13.jpg
1995年,加藤(KATO)公司为庆祝成立100周年,制造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箱形伸缩臂汽车起重机NK-5000。该机采用6轴底盘,是世界上轴数最少的500吨级起重机,其他公司的同级产品多为7-9轴。该车长度只有13.58米,同时也成为车身最短的500吨级起重机。
14.jpg
1998年,多田野(TADANO)推出当时亚洲最大的55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AR-5500M。该车采用7轴底盘,是日本迄今为止生产的最大型号全地面起重机。
15.jpg
我国起重机起步于建国初期,这是1963年3月,徐重制造的我国首台Q51型5吨汽车起重机。
16.jpg
1975年,北京起重机厂生产的Q100型全回转汽车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100吨,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汽车起重机。

世界大吨位轮式起重机概况
——————————————————————————————————————————————
XCMG QAY1200           徐工集团            12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2010年推出)
SANY SAC12000          三一重工            12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2010年推出)
LIEBHERR LTM11200      利勃海尔            12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2007年推出)
GOTTWALD AK 912GT      哥特瓦尔德          1200吨级桁架臂汽车起重机(6+4轴,1985年推出,仅3台)
GOTTWALD MK1200-113    哥特瓦尔德          1200吨级桁架臂汽车起重机(6+5轴,1980年推出,仅1台)
GOTTWALD AMK1000       哥特瓦尔德          10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6+4轴,1985年推出,仅1台)
TEREX-DEMAG AC1000     特雷克斯-德马格     10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2008年推出)
Rosenkranz K-10001     罗森克兰茨          1000吨级桁架臂汽车起重机(9轴,1971年制造,仅1台)
GOTTWALD AK 850        哥特瓦尔德           850吨级桁架臂式起重机(6+4轴,1982-84年共造2台)
LIEBHERR LTM1800       利勃海尔             8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8轴,1981年推出)
XCMG QAY800            徐工集团             8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8轴,2010年推出)
TEREX-DEMAG AC800      特雷克斯-德马格      8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
TEREX-DEMAG AC700      特雷克斯-德马格      7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
Rosenkranz K-6001      罗森克兰茨           600吨级桁架臂汽车起重机(8轴,1973年升级,仅1台)
TADANO AR-5500M        多田野               55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7轴,1998年推出)
XCMG QAY500            徐工集团             5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8轴,2008年推出)
ZOOMLION QAY500        中联重科             5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8轴,2010年推出)
LIEBHERR LTM1500       利勃海尔             5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8轴)
TEREX-DEMAG AC500-2    特雷克斯-德马格      5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8轴)
GOTTWALD AMK500-93     哥特瓦尔德           5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
DEMAG AC1600           德马格               50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9轴)
KATO NK-5000           加藤                 500吨级箱型伸缩臂汽车起重机(6轴,1995年推出)
Krupp GMT500           克虏伯               500吨级全液压伸缩臂吊车(4+5轴)
GROVE GMK7550          格鲁夫               450吨级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7轴)

注:此贴转自新浪博客,略有改动,感谢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坐个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歌特瓦尔德  AMK1000-103
这个看起来真悬,大臂软趴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看看 还是三一发展的速度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详细,此贴必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历史,展望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必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非常坚决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非常坚决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介绍的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辉哥 于 2011-1-2 08:30 编辑

回复 1# xiaohao922


    楼主的帖子中,有一个错误,就是我国首台5顿机械试起重机不是徐工的,而是北起的。
我国起重机历史,发端于建国初期。1954年,北京建华铁工厂(后更名为北京起重机器厂)试制成功“少先式”起重机。该机除用电动卷扬起吊货物外,转向与行走均靠人力。同年9月6月,抚顺重型机器厂试制成功2-6吨塔式起重机。1957年底,北起通过仿制前苏联K51型5吨机械式汽车起重机,制成K32型汽车吊,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轮式起重机的企业。同年9月30日,抚顺重型机器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5立方米抓斗式起重机,每小时可装卸90吨煤。

    1958年,北起在K32型基础上改进设计的Q51型5吨汽车起重机,批量生产后扩散到全国多家工厂生产,同年8月正式改名为北京起重机器厂。1960年,改进设计的机械传动Q81型8吨汽车起重机以及100吨桥式起重机试制成功,Q51型5吨汽车起重机出口援外,开始了中国汽车起重机的出口历史。

    1963年3月,徐州重型机械厂(徐工集团前身)生产的第一台Q51型5吨汽车起重机下线。1964年,北起开始研制液压元件,为生产液压式起重机打下基础。1966年,根据“三线建设”的方针,北起厂一分为二,将235台设备,约2600名生产技术骨干及家属,全套起重机技术图纸,配套地运往四川泸州,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建立起当地最大规模的国营企业——长江起重机器厂。1968年,Q84型8吨液压汽车起重机试制成功,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液压式汽车起重机。1976年,北起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联合,试制成功QD100型100吨桁架臂式汽车起重机,并应用在唐山大地震抢险中。

    至此,我国起重机行业经过二十余年发展,虽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技术含量与西方国家仍然有极大的差距。履带式起重机还是一片空白。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开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但急需的液压履带式起重机,仍然要高价从国外进口。为此国家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分别从日本和德国引进中小吨位履带起重机生产技术。1984年,抚顺挖掘机制造厂引进日立技术,生产出国内第一台QUY50A型50吨级液压履带式起重机。1989年开始批量生产液压履带起重机,但产量极低。在2000年之前,市场容量一直很小,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从2004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崛起,电力、石化、钢铁、交通基础设施进入建设高潮。国内履带式挖掘机市场快速膨胀。有实力的企业全力加大了对履带起重机的研发投入,抚顺挖掘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2006年年间,先后推出了250吨和350吨履带起重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2005年推出300吨履带起重机。除了以上两家国内原有的履带起重机生产厂家外。2004年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加入了履带起重机制造商的行列,陆续推出50吨、80吨和150吨履带起重机,2006年又推出400吨履带起重机。2004年底,中联重科浦沅分公司推出200吨履带起重机,此后又陆续推出70吨、100吨、160吨和50吨履带起重机。至此,国内履带起重机已有35-400吨十几个型号,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品型谱。抚挖、徐重、三一、中联浦沅成为主要生产企业。

    2006年底,徐重和中联浦沅分别推出450吨和600吨级履带起重机。2007年上海三一科技陆续推出630吨、9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2008年推出1000吨级产品。2009年4月22,抚挖重工与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约,为其研制一台1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合同价格1.378亿元。2009年9月28日,由中联浦沅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QUY1000型1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正式下线。徐重的1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现以下线。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1600-32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三一科技、中联浦沅等企业已具备研发实力。

    至此,中国履带式起重机行业,用5年时间实现了整体式跨越。被日本企业占领的中小吨位履带吊市场,已经逐步被国内企业收复。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市场,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国产品牌,形成与欧美企业分庭抗礼的局面。虽然国内产品在品种、产量、性能等方面,与欧美产品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在未来10-20年时间里,中国起重机企业有能力抹平这个差距,赶上甚至超过欧美企业。
中国的起重机生产厂家如果要排资论辈的话,履带吊之父就是抚挖了,汽车吊之父就是北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玉龙飞侠 于 2011-1-2 08:55 编辑
回复  xiaohao922


    楼主的帖子中,有一个错误,就是我国首台5顿机械试起重机不是徐工的,而是北起 ...
辉哥 发表于 2011-1-2 08:19 [url=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url]



    辉哥你永远是论坛的一面不倒的旗帜,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知识面特别广,把实践于理论相结合用到极致,,,,,,,,,,,,,,,,,,,,让我们这些后生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辉哥


:handshake 您说的很正确,转帖时没注意,我的失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国产机器有一天能超过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xuexi: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2_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2_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2_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 沪ICP备2025134921号 )

GMT+8, 2025-8-31 17:14 , Processed in 1.2213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