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163|回复: 0

日本<追求>周刊:中日是10%国家 不应期待中国失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5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日本《追求》周刊4月9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用‘中国客户论’而非‘中国威胁论’拯救日本”,作者是日本经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文章说,从战后废墟中实现奇迹般发展的日本,其国力如今正在急剧衰落。为了挽回这一局面,无疑需要一份“国家设计图”。面对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和作为“准国家”发展的欧盟,以及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让日本去发起实质意义上的竞争是不现实的。那么,对日本而言,何种国家哲学才是必要的呢?

准确衡量“中国规模”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样的套话,最多只能再用3年,甚至只能再用2年。
去年,世界GDP排名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13.8万亿美元)、日本(4.3万亿美元)和德国(3.3万亿美元),中国(3.2万亿美元)则超过英国(2.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由于中德之间差距很小,可以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名列世界第三位。而且,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为1.1万亿美元,中国如果今后每年增长10%,则3年之后,中国将超过停滞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如果在那之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则只需要2年,日本就会降至世界第三位。想到1989年中国的GDP只相当于日本九州地区,就能切实感受到中国在最近20年内奋起直追的速度,以及日本的停滞。
日本政府称,2002年2月以来的繁荣局面超过了“伊奘诺景气”(指日本1965年11月到1970年7月持续57个月的经济景气周期———本报注),是战后以来最长的繁荣时期。但实际上,如果以美元计算,最近10年来日本的GDP全无增长。日本就像乘坐下行的自动扶梯上楼一样,虽然脚向上迈了一个台阶,但高度其实已经降低了三个台阶,待抬头看时,发现中国和印度已经远远地跑到了高处。我们必须好好认识这一现实,制订新的成长战略。
要制订新的成长战略,首先要准确衡量邻国中国的“规模感”,并正确应对这一问题。
举几个例子。首先来比较央行外汇储备额,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至200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1.53万亿美元,日本在2008年2月底则为约1万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1.5倍。
在粗钢产量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4.89亿吨,是世界第二位的日本产量(1.2亿吨)的4倍,并超过了排名第二到第八的国家的产量总和,占世界总产量的36.4%。
中国的“规模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抓紧搭乘“中国快车”
无论是银行、移动通讯还是钢铁业者,中国公司如今已经能够轻易地买下日本公司。中国之前的股市飞涨,房价剧增,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这样一说,很快会有人出来宣扬“中国威胁论”,但我想谈的并不是这个。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巨大的中国为日本的发展服务,也就是“中国客户论”。
正如“客户”的字面意思所示,赴日中国游客正在快速增加。根据“国际观光振兴机构”(JNTO)的数据,2007年,访日中国游客的数量为94.34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约13.17万人。从中方数字来看,现在中国每年前往海外的旅游者达到3500万人次。
虽然有“反日”一说,但实际上中国人很喜欢日本。日本有三处游览胜地在中国很受欢迎———北海道,东京和迪斯尼乐园,最后是秋叶原。作为亚文化圣地和电子产品一条街所在地,秋叶原在中国也非常有名。
今后几年,中国到海外旅行的人可能会超过1亿,并可能开始前往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方。当然,到日本来的中国人也不会减少。我认为每年会有1000万人次来到日本。而且,大量涌来的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人均30万日元)也非常可观。
言归正传,包括1000万人的中国游客在内,我们将如何成功应对中国的这种“规模感”?今后,日本的就业人口正以每年80万人的速度减少,国内市场也会随之逐步缩小,为了维持现在的国力,是不是要引入移民?如果不愿意引入移民,就只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引入其巨大的消费力,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如果这样积极地理解这一问题,中国的“规模感”就会是好事。

不应期待“中国失败”
最可怕的事情是:中国遇到挫折,其经济出现危机。那些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人们似乎期待着中国经济在08年后减速。但如果那样,出乱子的会是日本。究其原因,如今钢铁、造船、运输和工程机械等日本的传统产业有所复苏,这才好不容易维持了日本经济的增长,而其复苏的原因都是由于中国的需求。如果这些产业由于中国需求的结束转而面向国内,就很快会沦入过去的那种衰落中去。
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本国市场萎缩,飞速工业化的中国会迅速转向海外市场,用以缓冲市场缩小所带来的影响。那时日本该怎么办?如果中国经济放缓,中国企业转向海外销售,日本的产业在这一浪潮中将坚持不了多久。所以,即使期待中国的失败,也不要指望日本借此复苏。
照此发展下去,25年以后,日本的GDP可能将是中国的10%左右,回顾过去2000年的历史,日本国力的规模大概也就是中国的10%的程度。有所不同的只是明治维新以后的140年时间。也就是说,从历史角度而言,日本回到了正确的“相对关系”上,因此绝无悲观的必要。所谓“10%国家”,正如美国与加拿大、德国和瑞士,以及德国和丹麦那样的关系。加拿大、瑞士和丹麦并没有任何低三下四的感觉,而是带着自豪感与比邻大国相处,并利用相邻的大国。日本也必须以建立与中国的这种关系为前提,制订今后的国家战略。此外,企业也要努力活动,以求得在这一巨大市场的活跃地位,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考察整个世界,日本的生存之路别无它途。在这一世界上,日本没有必要宣扬“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虚名。不要再有无谓的受害者意识,陷入狭窄的国际视野,而是要建立客观的世界观,制订能够利用这一世界来实现繁荣的战略,这正是今天的日本所需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工程机械与起重机BBS ( 沪ICP备18017989号 )

GMT+8, 2024-4-29 03:02 , Processed in 1.2500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