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cs 发表于 2009-5-23 15:46

(转)中油一建LR11350钦州倾覆

2006年购置

齐飞起重 发表于 2009-5-23 15:49

先坐下!听楼下的说!

jxzxh 发表于 2009-5-23 15:49

挺恐怖的

jxzxh 发表于 2009-5-23 15:52

看样子是不是因为地面强度不够

大鹏 发表于 2009-5-23 15:54

好像是扳起时地面下陷

d4e2008 发表于 2009-5-23 15:58

:L :L

LTM11200 发表于 2009-5-23 16:00

我的天啊~~可怕啊.不知损失大不,有没有人员会受伤啊..

[ 本帖最后由 LTM11200 于 2009-5-23 16:04 编辑 ]

XUE 发表于 2009-5-23 16:01

还算好,就是副臂顶端和配铁部分受伤,万幸,这要是吊着东西再倒,就麻烦了

[ 本帖最后由 XUE 于 2009-5-23 16:19 编辑 ]

temp0721 发表于 2009-5-23 16:02

好吓人啊

聚益 发表于 2009-5-23 16:25

是不是地面不实造成的?看样子损失不大,主机没到。有没有事故过程和原因的信息啊。注意安全啊!!!!

上海滩 发表于 2009-5-23 16:26

我担心这这会成为国产吊车攻击进口吊车的一个借口...

renren2 发表于 2009-5-23 16:37

配重呢。配重哪去了?

g90452 发表于 2009-5-23 16:44

不是回转平台吧,是超起拖盘吧,看样子损失不大,没伤到!

超越 发表于 2009-5-23 16:57

损失不大

sharon 发表于 2009-5-23 17:04

等在现场的人说说详情..........

安安YOYO 发表于 2009-5-23 17:05

呵呵,王林辉机组~~~~~~~~~

安安YOYO 发表于 2009-5-23 17:07

原帖由 renren2 于 2009-5-23 16:37 发表 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配重呢。配重哪去了? 都掉下来了啊

east-flying 发表于 2009-5-23 17:08

不论车好与不好,人是最重要的。
大概99%的事故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只有1%才是设备缺陷吧;不要纠结在某些或者某个品牌上不放,这只会给外人留下笑柄;思考如何避免事故才是正题。
事故猛于虎,但我们不知道下个会是谁会是哪个品牌——只要你思想上稍微大意,就有可能被老虎吃掉。
损失不算太大,不过买了个古老的教训似乎有点亏。

[ 本帖最后由 east-flying 于 2009-5-23 17:16 编辑 ]

aliao5624 发表于 2009-5-23 17:14

哎,恐怖啊!!!!希望损失不大啊!!!

安安YOYO 发表于 2009-5-23 17:16

广告招租!

east-flying 发表于 2009-5-23 17:26

大陆疯狂买车 现在已经到了事故高发期
大家千万别被老虎咬到啊

awen 发表于 2009-5-23 17:29

回复 11# 上海滩 的帖子

你怕这个?国产的一出个事就狂批进口的就不可以批了?

btgs 发表于 2009-5-23 18:09

原帖由 east-flying 于 2009-5-23 17:26 发表 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大陆疯狂买车 现在已经到了事故高发期
大家千万别被老虎咬到啊 车可以买回来,意识,管理和观念是买不来的,各种事故似乎都和中国式的使用有关。

yanyong185517 发表于 2009-5-23 18:11

地面!!地面!又是地方台差了...
这也是很多车翻车的只要原因..
地基都不牢固,能没事吗?

east-flying 发表于 2009-5-23 18:12

回复 23# btgs 的帖子

没错

安安YOYO 发表于 2009-5-23 18:17

在国内,1350吨履带式吊车被誉为“巨无霸”。跟随这台特大型吊车转战南北、屡建功勋的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分公司1350作业队王林辉机组。

近两年,王林辉机组先后北上大连、西进独山子、南下惠州大亚湾,在一次次高、难、险、重的较量中,用装备与科技的完美组合,使千吨以上的塔器设备轻松就位,屡屡刷新国内炼建吊装史上最大起重量的新纪录,赢得了业主和合作单位的一片喝彩。

从心开始,创建学习型机组

王林辉介绍:“由德国生产的1350吨履带吊最大提升高度可达178米,相当于50多层楼房的高度,最大作业半径达146米,是我国目前吊装吨位最大、价值最高、性能最先进的起重设备。”

为了操作好设备,王林辉机组人员以“学知识、学技术、迎接新挑战”为着力点,专程到德国学习了几个月。返回国内后,他们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落到实处,探索学习型机组理论,系统学习了QHSE管理、液压、电气、机械、汽车修理、吊装技术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机组成员专业技术知识,并结合中国石油专有吊装技术制定了详尽的吊装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王林辉机组严格遵守1350吨履带式起重机安拆规程,坚持做到每周一次经验交流,主要针对机组在一周内的施工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吊车操作和维护修理、排除故障方面,每名成员谈经验、讲做法,在沟通交流中共同进步。

以严立身,创建安全型机组

1350吨履带吊价值相当于一架波音737飞机,是国内价值最贵、最先进的“超一流”吊装利器。

为管好用好这台“巨无霸”履带吊,确保设备安全无损,王林辉机组施行“基础管理严细化、现场管理细节化、安全管理程序化”。

在基础管理上,王林辉机组引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法。员工定期检查更换发动机机油、卷扬机和回转减速箱齿轮油,清洗更换发动机空气滤芯,测试电器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设备完好。

在现场管理上,王林辉机组注重小事细节,把HSE管理细化到岗位操作规范中。每一次变换工况,面对工作量大、工序多,机组人员对上百个臂杆连接销、索具、卡具逐一清点、存放、安拆,逐项封存处理10多处电脑线和液压油管接口处等。

在监督控制上,凡吊装施工,机组成员分工明确,分阶段、分重点监控。安全员作好安全监督及记录,设备责任工程师和机组人员对起重机状况进行检查,吊装责任工程师负责对吊装索具、卡扣等进行检查。在设备调遣过程中,机组人员对一个小弹簧、一个小垫片,都一一进行登记造册,从不放过一处小摩擦和隐患。专门押运主机人员,全程跟踪运输,实行有效安全监控措施,准确上报运输信息。

这种严细管理,确保了每一次的设备动迁和吊装安全。

由细塑形,创建清洁节约型机组

1350吨履带吊是目前中国石油的宝贝疙瘩,其设备的清洁状况代表着中国石油的形象。

为此,机组专门配置了高压清洗设备,工作之余,不定期地进行清洗、保洁、美容,把设备收拾得干净利落。在施工中,大型履带吊经常移动,且地面环境差,履带板之间常夹杂碎石泥土,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加快设备磨损,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在吊车行进中,机组丝毫不敢怠慢,设专人负责监控,一丝不苟地清除夹杂在履带板、行走轮中的泥土石子,维护着吊车崭新的清洁形象,保证了整机的安全良性运转。

油耗是吊车最大的支出,为了省油,机组一直坚持减少设备空运转的原则。在施工中,机组与施工各方沟通一致后,在吊装设备悬停对口时,尽量熄火,以此减少油料消耗,减少发动机磨损。1350吨履带吊一旦出现故障,必将耽误施工时间。为此,机组成员刻苦钻研,破解技术难题,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在王林辉机组精心呵护下,2007年至2008年,1350吨履带吊车连续两次被所在单位评为“红旗设备”。
在国内,1350吨履带式吊车被誉为“巨无霸”。跟随这台特大型吊车转战南北、屡建功勋的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分公司1350作业队王林辉机组。

近两年,王林辉机组先后北上大连、西进独山子、南下惠州大亚湾,在一次次高、难、险、重的较量中,用装备与科技的完美组合,使千吨以上的塔器设备轻松就位,屡屡刷新国内炼建吊装史上最大起重量的新纪录,赢得了业主和合作单位的一片喝彩。

从心开始,创建学习型机组

王林辉介绍:“由德国生产的1350吨履带吊最大提升高度可达178米,相当于50多层楼房的高度,最大作业半径达146米,是我国目前吊装吨位最大、价值最高、性能最先进的起重设备。”

为了操作好设备,王林辉机组人员以“学知识、学技术、迎接新挑战”为着力点,专程到德国学习了几个月。返回国内后,他们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落到实处,探索学习型机组理论,系统学习了QHSE管理、液压、电气、机械、汽车修理、吊装技术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机组成员专业技术知识,并结合中国石油专有吊装技术制定了详尽的吊装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王林辉机组严格遵守1350吨履带式起重机安拆规程,坚持做到每周一次经验交流,主要针对机组在一周内的施工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吊车操作和维护修理、排除故障方面,每名成员谈经验、讲做法,在沟通交流中共同进步。

以严立身,创建安全型机组

1350吨履带吊价值相当于一架波音737飞机,是国内价值最贵、最先进的“超一流”吊装利器。

为管好用好这台“巨无霸”履带吊,确保设备安全无损,王林辉机组施行“基础管理严细化、现场管理细节化、安全管理程序化”。

在基础管理上,王林辉机组引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法。员工定期检查更换发动机机油、卷扬机和回转减速箱齿轮油,清洗更换发动机空气滤芯,测试电器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设备完好。

在现场管理上,王林辉机组注重小事细节,把HSE管理细化到岗位操作规范中。每一次变换工况,面对工作量大、工序多,机组人员对上百个臂杆连接销、索具、卡具逐一清点、存放、安拆,逐项封存处理10多处电脑线和液压油管接口处等。

在监督控制上,凡吊装施工,机组成员分工明确,分阶段、分重点监控。安全员作好安全监督及记录,设备责任工程师和机组人员对起重机状况进行检查,吊装责任工程师负责对吊装索具、卡扣等进行检查。在设备调遣过程中,机组人员对一个小弹簧、一个小垫片,都一一进行登记造册,从不放过一处小摩擦和隐患。专门押运主机人员,全程跟踪运输,实行有效安全监控措施,准确上报运输信息。

这种严细管理,确保了每一次的设备动迁和吊装安全。

由细塑形,创建清洁节约型机组

1350吨履带吊是目前中国石油的宝贝疙瘩,其设备的清洁状况代表着中国石油的形象。

为此,机组专门配置了高压清洗设备,工作之余,不定期地进行清洗、保洁、美容,把设备收拾得干净利落。在施工中,大型履带吊经常移动,且地面环境差,履带板之间常夹杂碎石泥土,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加快设备磨损,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在吊车行进中,机组丝毫不敢怠慢,设专人负责监控,一丝不苟地清除夹杂在履带板、行走轮中的泥土石子,维护着吊车崭新的清洁形象,保证了整机的安全良性运转。

油耗是吊车最大的支出,为了省油,机组一直坚持减少设备空运转的原则。在施工中,机组与施工各方沟通一致后,在吊装设备悬停对口时,尽量熄火,以此减少油料消耗,减少发动机磨损。1350吨履带吊一旦出现故障,必将耽误施工时间。为此,机组成员刻苦钻研,破解技术难题,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在王林辉机组精心呵护下,2007年至2008年,1350吨履带吊车连续两次被所在单位评为“红旗设备”。

安安YOYO 发表于 2009-5-23 18:18

这几天看见CC2000了。

COLES 发表于 2009-5-23 18:21

还好

yanyong185517 发表于 2009-5-23 18:22

原帖由 安安YOYO 于 2009-5-23 18:18 发表 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几天看见CC2000了。
把照片传来看看啊 /........

ghzw 发表于 2009-5-23 18:27

还好问题不大,损失小!
这样砸下来臂尖都没怎么变形!

yanyong185517 发表于 2009-5-23 18:28

这样就变形了,哪怎么吊载啊????再说是在泥巴里啊!

btgs 发表于 2009-5-23 18:37

比腾发500吨损失小。

east-flying 发表于 2009-5-23 18:50

原帖由 ghzw 于 2009-5-23 18:27 发表
还好问题不大,损失小!
这样砸下来臂尖都没怎么变形!
估计是刚离地 而且泥土有缓冲

M55 发表于 2009-5-23 19:08

这个回转支撑怎么没断呢?

kllzxc 发表于 2009-5-23 19:11

吸取教训…

btgs 发表于 2009-5-23 19:28

原帖由 安安YOYO 于 2009-5-23 18:17 发表 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在国内,1350吨履带式吊车被誉为“巨无霸”。跟随这台特大型吊车转战南北、屡建功勋的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分公司1350作业队王林辉机组。

近两年,王林辉机组先后北上大连、西进独山子、南下惠州大亚湾 ... 这么大的车油耗是最大支出?:L

cc2200 发表于 2009-5-23 19:31

没有铺垫板吧?

安安YOYO 发表于 2009-5-23 19:39

原帖由 btgs 于 2009-5-23 19:28 发表 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么大的车油耗是最大支出?:L 嘿嘿,忽悠外行人呢啊。

宽容失败 发表于 2009-5-23 19:42

原帖由 east-flying 于 2009-5-23 17:08 发表 http://www.cranebb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论车好与不好,人是最重要的。
大概99%的事故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只有1%才是设备缺陷吧;不要纠结在某些或者某个品牌上不放,这只会给外人留下笑柄;思考如何避免事故才是正题。
事故猛于虎,但我们不知道下个会 ... [/quote
东飞说的对,支持!!

ac70 发表于 2009-5-23 19:45

:L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转)中油一建LR11350钦州倾覆